看见不一样的玉林

在凌晨四时的菜市场


(资料图)

看见不一样的玉林

凌晨的菜市场里人来人往,早早地开始了与生活的交手。

猪肉摊摊主在处理猪肉。

陈炎军每天要处理100公斤左右的鱼送往各早餐店。

58岁的雷文江和老伴经营粉摊已有10多年。凌晨5时许,已经有顾客前来取货。

菜市场大家都见过,可你见过凌晨4时的菜市场吗?

凌晨4时,这座城市的大部分人还沉浸在梦乡,而有一群人,早早地开始了与生活的交手。

5月5日凌晨4时,玉州区玉城街道东明市场,北门口往里几步的一家包子店已经传出阵阵香味,店门口的桌子上摆放着新鲜出炉的包子、馒头,店主杨哥正忙着将一屉屉包子放到蒸炉上蒸。

在肉食区,几位摊主正在处理从屠宰场运回来的生猪。一位大姐说,她经营猪肉摊已有20年,每天凌晨1时30分许就赶往屠宰场挑选生猪,宰好后再运回市场,赶在顾客到来前将生猪分类处理好。虽是一位女将,可她每天重复最多的动作就是手起刀落。“累是一定的,为了生活,谁不累啊?”

活鱼批发区要热闹许多。运鱼的车辆早已抵达,各种活鱼被分类放到各批发部不同的鱼池里。这里是一个活鱼批发站,一些小型菜市场、各地的农贸市场、镇圩摊点的经营者开着小货车、骑着摩托车前来选购活鱼,再拉回当地售卖。这样的场景从凌晨2时就开始,他们也是较早活跃在菜市场的一群人。

凌晨5时,市场的中门,58岁的雷文江正埋头包卷馅粉,老伴在一旁将凉拌粉的粉皮一层层剥开。雷文江和老伴经营这个粉摊已有10多年,每天凌晨2时30分许就得开始准备馅料,一直要忙到20时才收摊。“早就习惯了!”说话间,陆续有顾客前来拿货。

菜市场各摊位的灯渐次亮了起来,摊主们快速收拾货品,等待顾客上门。一家鱼档里,陈炎军正剁着鱼块,他每天要剁100公斤左右的鱼送往各早餐店。2015年,陈炎军从父亲手里接过这家鱼档,他相信只要踏实肯干,生活就会越来越好。

“四方食事,不过一碗人间烟火。”城市里的烟火气,就收敛在一个个掩藏在高楼大厦中的菜市场里。它连接着千家万户,反映的是民生福祉。

有人说,没见过凌晨4时的街道,就不足以谈论人生。去凌晨的菜市场走走看看,更能让你看清生活的真相。

无论何时何地,这个城市从来不缺的,就是那些为了生活而努力奔波的人。

关键词:

推荐阅读

Copyright   2015-2022 中公印刷网 版权所有  备案号:沪ICP备2022005074号-18   联系邮箱:5855973@qq.com